(景德镇瓷乐队在演奏瓷乐)
景德镇瓷乐队所用的乐器全部都是用景德镇的瓷器做的。我国出现的最早的乐器是 “陶埙”。据记载,用陶和瓷制作乐器在我国古代颇为盛行,有陶埙、石磬、土鼓、瓷瓯、瓷箫、瓷笛等,但多已失传。景德镇市歌舞团于1985年研制成功以瓷盘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“瓷瓯”。 “瓯”的本意指的是碗,其实瓷瓯这种“乐器”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,而且到晚唐时代,击瓯作乐风靡。武宗朝的郭道源击瓯名气很大,唐人说他用邢瓯、越瓯十二只,注以多寡不同的水,击以成乐,声音超越方响,《全唐诗》第五百七十五卷收有温庭筠《郭处士击瓯歌》。景德镇的瓷瓯与前人不同,是用四十八块大小不同的瓷盘组成的打击乐器,所以它的音域更宽,演奏效果更好,而且不需要每次演奏都要加水来调音,所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,只是在名称上沿用古称,叫做“瓷瓯”而已。 90年代以来,景德镇市歌舞团又先后研制成功瓷编磬、瓷笛、瓷箫、瓷埙、瓷管钟、瓷编钟、瓷长鼓、瓷唢呐、瓷二胡等,初步形成了一套瓷系列乐器,世界上第一支瓷乐队也就应运而生了。1999年景德镇瓷乐队第一次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亮相,立即引起轰动。 这套瓷乐器采用优质原料,按专业乐器技术要求精制而成,演奏起来清新悦耳,美妙动听,具有音质纯正优美、音域音量适中和音准校定后不受气温影响而较稳定的特点,是景德镇瓷器“声如磬”的集中体现。
|